「微信指数」价值及三方数据的意义

Annotations:
  • 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对于品牌、市场、公关人员,这是个以后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
  • 就目前的公开的信息来看,微信指数主要反映的是某个关键词在微信环境中的声量,可能是综合了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和朋友圈等一些系列用户数据得到的。

       也就是说,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得知某个关键词在当下微信生态中的真实热度。这就延伸出两个作用:

       1、广告主可以更好地监测投放后的效果;

       2、自媒体可以评估某个热点到底在微信里火不火。

       先说效果监测。徐达内认为,微信指数在监测效果方面一定很有用。
  • 判断热点。


     同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运营小编想知道今天到底该追咪蒙,还是iPhone7中国红的热点。以前他只能依靠职业敏感性来判断,但今后他可以用微信指数来搜索一下。
  • 微信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信息和内容的流向变化。
  • 掌握更多用户行为数据的微信指数则会取代前者成为最具公信力的趋势指标。

       前两天,关于百度取消新闻源数据库的新闻已经体现出了百度的焦虑。


     在PC时代,百度几乎是垄断性的流量入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移动端资讯渠道的崛起,倒逼百度不断改进内容分发机制。对于移动新闻资讯产品而言,百度新闻在即时性信息的传递上弱于微博,在深度内容和用户时间的占据上弱于微信,在个性化算法内容的推荐上又弱于今日头条等。
  • 李彦宏在年初所说的,「让百度重回内容分发,让更多的内容主动找到人,把『大量被独立 App(微博、微信、知乎、头条等)封装化的内容』抢走的用户重新抢回来」
  • 微信生态中除了内容数据,还有用户行为数据。
  • 微信指数则证明了微信不仅能够掌控各类用户数据,并且叠加起来预测热点和趋势,未来能更精准地指导个性化推荐。
  • 基于当前微信公众号体系的内容分发能力,再加上微信指数体现出的用户行为分析能力,可以推测微信将在未来衍生出趋势预测、个性化推荐和营销服务等业务,这些足以让百度和今日头条不寒而栗。
  • 新榜指数主要反映的是某个微信公众号,或者某篇内容的传播能力。同时,新榜构建的是移动端全平台的内容价值评估标准,包括了微博、今日头条等多平台数据。

       以目前占据新榜营收最大头的营销服务为例,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显然可以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投前服务。
  • 在投放前,广告主需要更多地去了解一个公众号的传播能力和用户画像,从而作为决策参考。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印象管理行为

场景分析——一个产品经理的营销课

ocean's Diigo 06/2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