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盛行的短视频,现在已经把版权保护提上了日程

Annotations:
  • 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案例,和以往直接利用视频片段不同,冰点特稿将其拍摄的《生活在南京的日本人》用视频变文字的"洗稿"方式重新进行了表达。根据箭厂团队的描述,这是其花了近一年时间才最终产出的短视频,但经过两方争执之后,这件事情以书面道歉进行了和解。
  • 除了箭厂之外,国内几乎高产、精致一点的PGC短视频内容生产者都会遭遇到版权的问题,一条、二更这样的机构更是包括在内。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其实有高达94.94%的人愿意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版权保护,但无奈,仅凭内容创业者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
  • 拿到这张版权证书之后,箭厂所上传的原创视频作品都将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DCI原创码,此外还有防止盗版识别的追踪码、版权交易功能,在接入DCI这套监测系统之后,原创视频流传出去无论多久都可以被跟踪且无论拆成一秒、几段都可以追踪到。

     

      当然,短视频创意、剧本、背景音乐、演员,这些也都被算在网络短视频侵权的范围之内。

  • 在未来,视频化的内容生产和需求场景会越来越多元,所以需要为市场建立一个规则,让内容在有版权的情况下进入市场,这才能让短视频的原创作品更繁荣,更有市场价值。
  • "流量正在向头部内容倾斜",少部分顶尖的PGC机构可能吸引走了大量的流量关注,而分发平台正需要这样的头部内容。因此,难说未来的短视频市场不会变为一场"IP"之争。

Tags:



via Oceanic's Favorite Links from Diigo https://mt.sohu.com/it/d20170307/128075764_116132.shtml March 08, 2017 at 11:12PM http://ifttt.com/images/no_image_card.png https://mt.sohu.com/it/d20170307/128075764_116132.shtml
Feed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s://www.diigo.com/rss/user/oceanic?page_num=1&type=all&sort=updated, then send me an email at ocean.wu@gmail.com

IFTTT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印象管理行为

场景分析——一个产品经理的营销课

ocean's Diigo 06/2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