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您”联合创始人刘振洋:社区团购将向门店化、前置仓迭代”_36氪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社区团购的命门,供应链体系建设
社区团购平台的普遍特征——围绕家庭生活场景,以生鲜品引流、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通过以小区为单位的团长+社群形式,线上购买、线下自提。平台负责输出成套的商品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
平台将重点从三个方向进行供应链建设:第一是全品类扩张,第二是直采直供的供应链体系搭建,第三则是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生产。
生鲜水果由采购团队从农产品基地进行源头直采,快消品通过与品牌商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实现从商品源头的集采和分拨,2018年12月,“你我您”已经同联合利华达成战略合作。
自有商品开发方面,“你我您”倾向于选择一些生产能力比较强的合作方进行OEM(代工)生产合作,以期形成供应链壁垒。目前自有品牌的品类围绕食材以及浅加工商品为主,已推出食品品牌“知为”,未来在日化百货用品方面也有相关规划。
在物流环节,“你我您”同样选择了“产地源头——城市仓——终端小区”的三级流转形式,城市仓配则通过自营模式来保证交付体验。
“你我您”目前覆盖的社区平均为500户以上规模,每个小区日均成交40单,客单价约50元,用户平均月复购8次。整个平台的月活用户数约在400-500万之间。
价格战在社区团购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是平台给团长的分成比例,其二是消费者端的价格补贴。
消费者一端,由于社区团购走性价比路线,其用户对于平台和品牌忠诚度较低,价格敏感度较高,造成前期竞争中利用低价爆款商品引流成为常态。
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业态较为分散,边际成本效应不明显
社区团购瞄向的二三线家庭生活场景,在消费者日常活动中占据的时间比例更高,而且是用户的最后一个时间节点;其次,基于弱社交的商品推荐更容易形成群体效应。再者,社区团购的商品供给瞄向家庭消费的刚需高频用品,能够支持高转化的购买行为;此外,社区团购省去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是个比较健康的财务模型。
标品价格相对透明,规范程度也更高,在利润空间上没有太多操作空间。而生鲜等非标品,尽管社区团购消费者对品类认知远高于品质,不同产地、不同渠道的生鲜品价差明显,但价格与品质的对应性依然存在。长久以往,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会超过对低价的追求。
社区商业环境中线下连锁店、O2O到家等多样化业态的夹击之下,社区团购的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性。
社区团购的未来可能是“美菜”+“美团”模式。
社区团购主要优势在于高质量、高留存、高转化的流量获取能力,基于这种能力,未来可能衍生出很多新的形态。
之一是社区团购的线下实体化,由业务流程中的线下自提点演化而来。
另一类则是业务规模扩充后的个人团长,利用社区团购的供应链来开设实体门店。以“你我您”平台为例,目前社区与团长的比例为1:1,平台为团长设立了月销售额3万元的考核指标。从规则上来看,全职团长会有更多的优势。
平台的团长人群中,宝妈与小店主的比例约为7:3,业绩较好的城市,团长平均月收入可达4000-5000元。随着收入的提升,加之平台的品类扩充和供应链体系建设之下,许多团长选择了落地线下店
除门店化之外,另一个可能的方向则是自提点演变为前置仓,在社区团购的时效性和到家服务职能上进一步增强。
不排除未来社区团购会和现有的社区商业的小店和电商平台产生直接竞争,这取决于用户在将来的消费需求变迁。
社区团购尽管是一个电商范畴的行业,但其本质和底层逻辑无限趋近于传统线下零售,同样需要有足够高的密度、足够高的单点门店坪效,以及足够稳定的客流。对于平台而言,竞争壁垒无非就是团效。先发优势和扩张速度并非不重要,但单点的小区模型和城市模型更为关键。
by: ocean wu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