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与传播的演变——赢媒体管理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通过调研消费者情绪来了解消费者对该企业的认知,并利用相关数据点和研究,最终将AT&T重新定位成一家公共事业型企业。Arthur Page这一利用数据,成功驱动品牌营销的创举,更是开启了公关业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将传播专业人士的职业定位提升至企业战略领导层的高度。
但时值今日,支持决策制定的那些重要传播数据反而缺失严重。
曾深受尊重的公关专业人士,为何现今却被董事会和高管会议拒之门外?传播专家的预算又为何会被付费媒体、自有媒体夺走?
付费和自有媒体渠道的运营者们借着数字化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崛起,来充分彰显他们的传播工作对企业业务目标的积极影响。
但在传播领域,同样的技术变革还未出现。由于缺乏可衡量、能解读的数据以及相关处理技术,公关专业人士只能专注于成本付出较大的内容创制。
传播专业人无力获悉他们的工作对业务层面的精准影响力,只能倚赖于赢媒体(Earned Media)数据和社交媒体分享、点赞数与粉丝数等常规的数据指标。这些维度看似抓人眼球,但深究其中,有多少能够与经营业绩有明确的关联呢?这也是没有人再向公关人咨询重要商业决策的原因之一。
公关人士无法数据量明其工作价值,所以他们的预算被重新分配给付费和赢媒体。
如若想重拾昔日的预算和决策权,公关人专业人士需采取系统化的方式来证明自身对业务层面的价值。
智能化互动是一种内容与互动信息有效分发的方法,可评估每个受众个体,有机组合评估结果与内容互动相关性。智能化互动意味着传播人员需在以往常规的新闻稿发布战略上,更进一步采用可持续、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实现一对一传播。 智能化互动还意味着品牌所传递的信息需更专注于用户的沉浸感和娱乐体验。公关人士必须根据目标记者和影响者的具体情况,在媒体接洽或新闻稿发布过程中,综合考虑以何种方式植入图片、播客、互动和视频内容可取的最好的效果。
若一个行业不能证明其价值,那么它最终将沦为不具备真正商业影响力的边缘性行业。
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即系统化地、利用数据来驱动传播工作,成为一名现代传播人。
定义:赢媒体管理 1、履行公关与传播工作职能的一种全新的系统性方法 例如:现代公关传播人员使用赢媒体管理来证明其公关计划的价值。 2、技术、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战略性组合,旨在使传播职能实现从支出部门到业务驱动者的转变。 3、证明传播与公关人的工作在业务层面的影响力
赢媒体管理(Earned Media Management)的优势恰在于,他们不仅不排斥“讲故事”,还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公关人士越了解影响力人群及其触达的目标受众,就越可能创作出更富吸引力的故事。
赢媒体管理可将碎片化、难以衡量的公关传播过程系统化、组织化。赢媒体管理涵盖四大宗旨:影响者全图谱(Influencer Graph)、智能化互动(Smart Engagement)、精准化监测衡量(True Measurement)以及变革性传播转型(Comms Transformation)。
现代公关人必须先分析目标受众的喜好,再定位重要影响者及其创作的内容,从而了解和分析二者的异同。 通过将关注重点聚焦于目标受众喜好的识别,而非影响者和记者,这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沟通和接洽的模式。
正如付费媒体和自有媒体渠道近年来的经历,技术破局正逢其时。
最重要的——赢媒体(Earned Media)带来的具体业务成果,帮助品牌真正实现传播绩效的有效衡量。 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基于内容质量,衡量内容如何带来具体业务成果。并且,这些成果需能归因于某些营销活动,归因分析使公关传播团队能够充分展示其营销活动的效果。
同一支传播团队,在同一套工作流程下,使用同一个工作平台进行统一的媒体管理,包括将赢媒体与付费和自有媒体等更广泛的媒体渠道进行整合。
帮助公关专业人士有效结合精准受众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传播职能的革命性转型,即不再闭门造车,而是使赢媒体与付费媒体和自有媒体渠道互为补充,和谐共处。

Tags: 公关, 品牌管理

by: ocean wu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印象管理行为

场景分析——一个产品经理的营销课

ocean's Diigo 06/2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