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8的博文

通过数据、算法“跨界竞争”争夺三种社会稀缺资源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科技进步、经济波动、全球化三大浪潮,导致静态的商业模式已经消亡 万维商业时代如何升维创新、战略卡位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通过数据、算法发现三百六十行中 “跨界竞争”的机会,并在“无边界市场”中摆脱常规游戏规则,从更高维度进行混业竞争。 互联网等科技的魔力就在于击穿成本底线 “全民总时间”、“全民总消费”和“产业总资源”。所有来自视野外的“跨界竞争”都是在争夺这三种社会稀缺资源。 1 、争抢全民总时间:抢用户成本大幅上升,抢时间成为王道 2018 年,中国 7.53 亿网民的 “ 全民总时间 ” 是 32 亿小时,所有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娱乐、社交、零售、教育、健身、旅游的服务商都在抢夺这块“时间大蛋糕”。 2 、 争夺全民总消费:万能供应链成为抢夺用户钱包的“杀手锏” 2018 年 1 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 5.7 万亿美元,全民总消费已经与美国持平。 对 5.7 万亿美元“全民总消费”的竞争,不断催生出囊括全球优质商品的“万能货架”,数字化供应链成为跨界商业的 “ 超级变量 ” 。 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学英语、买衣服、吃美食、美容健身,都是在花同一个钱包里的钱,品牌不应该简单局限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而应该意识到“所有争夺消费者钱包的事,都是我的竞争对手 3 、争夺产业总资源:对产业优质企业的投资会成为战略重点 因为特定行业中的头部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实体经济中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创新型企业正在与互联网企业“重混融合”,孕育出产业赛道上的“全家桶联盟”,云技术群成为跨界商业的 “ 超级变量 ” 。 Tags: 商业模式 by: ocean wu

乐晴智库精选

Comments: 又是一篇小程序的推文,这东近来断续的放,但仍难激热论,不过它所持的跨场景论,确需重视,重视,重视。我一直讲“激发经济变革就是效率方式的变革”,谁激发变革了效率,谁称霸武林,所有的生产到消费接触都将被优化到极致,这也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而未来智能的终极将是人类的感性逻辑。扯远了[憨笑] - ocean wu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过去一年,在“下半场”的主旋律外,同时发生着很多新故事,抖音和拼多多的崛起、新零售的蓬勃发展、小程序带来的爆发等等,都显示着互联网的突变仍在继续。 移动人口红利消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这是2016-2018年年整个互联网最大的变化,被称之为“互联网的下半场”。 大量第三方微信小程序在微信生态中轻松获得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累计活跃用户。 在我看来是得益于跨平台的增量。 - ocean wu 新零售有别于过去传统的门店零售及线上零售,其将互联网上的用户数据应用到传统零售中,并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更高效的零售。 高效不仅体现在物流效率上,更体现在消费者与商家的沟通效率及选择效率上:通过积累的用户数据,新零售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为用户筛选出最理想的商品,降低用户选择时间的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盈利空间。 我们有充足的劳动力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物流服务,但需要承认的是我们的线下零售效率低于美国。 未来互联网将依托新技术、新金融、新营销模式等内容完成对线下零售供应链和前端零售平台的改造,实现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 当用户大量参与到内容的产出中,多媒共生到来的时候,平台对于用户的画像的绘制也变得更为精准,智媒时代也同时开启。 Tags: 物联网 by: ocean wu

节水灌溉技术市场-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潜力探讨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去年以来,尤其是今年,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旱讯频发,诺大的鄱阳湖,湖底干裂,其产生的社会震撼程度前所未有。发展节水灌溉,包括在花卉、苗木行业发展将势在必行。今年起国家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国家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国家农机补贴项目等都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补贴。所有补贴政策的实施将大规模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在花卉、苗木上使用。 Tags: 农业 , 报告 by: ocean wu

预计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的 融资 总额约为60亿元。 生鲜电商的主力消费人群是中高收入者,以高学历家庭用户居多。 优质的农产品一般需要:优良育种、健康的环境(土壤)、现代的技术(有机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适度的规模,这些至少需要5-10年。 新的垂直电商第一梯队(参见《2016生鲜电商年中考察:格局与趋势》):我买网、本来生活网、 顺丰 优选、每日优鲜、拼好货(后与拼多多合并)、都市菜园、天天果园和易果网。 Tags: 生鲜 , 渠道 , 电子商务 by: ocean wu

2018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交易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9万亿,同比增长6.9%,且自2013年以来持续保持6%以上的增长,预计2018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将继续增长至1.91万亿。 我国农业自动化技术还有待发展,因而从源头决定了生鲜品类难以标准化的特性。 我国以批发市场为主的流通环节发挥的“集散”作用更为凸显。在农批市场主导的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下,分散于各农户的农产品先经过农产品经纪人收购,并在产地批发市场聚集、交易、定价,再经二级批发商、销地批发商运输分销,最终通过农贸市场、超市等渠道到达终端消费者。 ,2016年中国农产品交易活动中73%是经由传统农贸市场进行的,仅22%是由超市主导完成的。 超市渠道近几年占比稳步提升,由2012年36.69%上升至2016年的38.02% 电商份额虽占比较小,但上升速度较快,由2012年的0.55%上升至2016年的2.12%。 随着“农超对接”不断发展,超市向上游供应链延伸的模式逐渐走通,超市企业纷纷加速布局生鲜品类。 食品安全、购物环境等多重优势下,居民进超市买生鲜的消费习惯逐渐成型巩固。2000年全国重点城市平均仅有10.34%的居民在超市购买生鲜,而2012年生鲜超市渠道占比增长至37%,并呈逐年上升态势。 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增速持续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 受制于农产品附加值低、线上渠道缺乏直观体验、冷链物流缺失形成的高昂配送成本等因素,目前生鲜电商盈利能力仍较弱,盈利模式也尚未走通,大多数生鲜电商仍处于持续亏损中。 Tags: 农产品 , 渠道 , 趋势 , 生鲜 by: ocean wu

天猫发布《2017中国家庭餐桌消费潮流报告》

Comments: 主要参考的还是蔬菜类 - ocean wu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2014-2016年,线上品牌生鲜销售额占生鲜销售总额比例从34.6%上升到60.5%,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溢价去购买有品牌的生鲜商品,品牌商品也不负众望得到了更多好评。 品牌背后,消费者真正看重的是品牌所保障的生鲜品质,产地环境、生长采摘周期、饲料/肥料状况、生产加工技术、分拣质控标准、运输时效、卖家对生产源头的控制能力都是消费者所关注的新品质维度。 经过简单烹饪就可食用的生鲜速食近年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生活节奏快,往往没有时间准备烹饪食材,生鲜速食已经成为他们准备一顿丰盛晚餐的好帮手。 熟食凉菜也为生活快节奏的消费者带来了便利。近年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熟食凉菜快速增长,年轻人占比不断增加,28至35岁的年轻白领已是消费主力人群。在口味方面,男性更爱吃肉,如酱鸭、烤鸡;女性更爱吃菜,如凉拌菜、香干等。 Tags: 农产品 , 趋势 , 生鲜 , 用户分析 , 报告 by: ocean wu

艾瑞:《2017中国生鲜网购研究报告》(全文)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休闲时间选择健身的用户更多购买粮油和蔬菜,占比分别为12.4%和11.2% 生鲜网购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满意度较高,对价格满意度最低 家庭用户对食品安全更重视。已婚有子女用户中,“非常关注”食品安全的占58.1%;已婚无子女用户中,“非常关注”食品安全的占50.3%; 线上食品消费者最看重食品安全,在购买时却更多关注价格 非单身人群对家庭和伴侣更具有健康责任 生鲜食品具有即时的特点,缩短配送时间,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是各大生鲜平台的基本设计之一,目前很多平台可以实现次日达、当日达、两小时达,甚至30分钟达,物流的及时性以及冷链配送对新鲜度的保证共同推动了用户对物流和食品安全的高满意度。 定位于中高端食品或主打进口、精选的生鲜电商平台,由于产品的品牌或产地等不同,客单价较高,也造成了部分消费者对网购生鲜食品价格偏高的印象。 艾瑞将影响网购生鲜食品安全的要素分为以下指标:食品干净卫生、食品新鲜、有绿色安全认证、包装干净无毒、配送安全卫生、平台管理严格。 Tags: 农产品 , 渠道 , 趋势 , 电子商务 , 报告 by: ocean wu

2017年中国生鲜品类超市行业渠道及市场前景分析

Highlights and Sticky Notes: 生鲜食物保质时间短,运输中容易产生损耗,经营管理难度大,因此超市生鲜品类往往毛利低,一般在 15%以下,远低于日用百货类 30%以上的毛利水平,在产品结构中处于次要和补充地位。 生鲜商品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在百姓居家饮食中占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生鲜类食品占比超过50%。2015 年,中国食品消费支出近 7 万亿,生鲜类食品支出超过 3 万亿,消费市场体量巨大。 2011 年生鲜超市行业市场规模为 0.85 万亿元,2016 年的市场规模增长至1.30万亿元。 生鲜产品销售仍以农贸市场为主,超市渠道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2016 年中国农产品交易活动中,73%是通过农贸市场完成的,超市渠道只占到 22%的 市场份额 。发达国家的 生鲜农产品 主要通过连锁超市和食品商店流通,其中美国和德国该类渠道占比达到 90%,日本该类渠道销售的农产品也达到70%。 农贸市场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超市化是农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国各地纷纷试水“农改超”模式。超市渠道有望成为生鲜品消费主流。 目标是将传统的集贸市场用现代化的连锁超市形式取而代之, 最终将农贸市场赶出城市。在政府“农改超”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超市有望抢占现有农贸市场渠道的 市场份额 ,成为居民生鲜产品采买的主要方式。 生鲜电商行业处于资本驱动下抢占市场阶段,全行业亏损面高达 90% 以上。报告指出,在目前全国 4000 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能够盈利的平台极少,比例仅为 1% 2016-2017年间,就有 14 家生鲜电商企业倒闭,如鲜品会、菜管家、美味七七等。目前,生鲜批发毛利在 10-20%,对于生鲜电商企业而言,物流加仓储一般占整体价格的 10%,人工成本占 10%,用于市场推广的用户补贴占 10%,货物损耗占 10%,平台盈利难度非常大。 与传统线下渠道相比,网购生鲜以进口水果为主,客单价为线下的一倍之多,频次仅为线下的 50%左右,呈现出客单价高、购买频次低的特点。 Tags: 农产品 , 渠道 , 趋势 by: ocean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