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16的博文

oceanblog 03/24/2016 (a.m.)

在行怎样在一年内把知识共享经济做得“在行”? Tags : 商业模式 , SNS , 社会化网络 跳出来看,在行是一个大社区,它也有生态。就像淘宝要在平台的生态中平衡大卖家和小卖家、卖方和卖方的关系一样,在行也要理顺这样的关系。 在行选择了行家优先原则。这就是说,在行要先照顾好行家的感受,行家才能留在这个平台上,为学员服务。 远程对行家要求更高,与一个陌生人通话要求行家快速反应,陪人打一个小时电话非常累,他们互相见不着,很像纯咨询服务,在这个过程,行家也没获得其他收益。而线下见面,在楼下喝个咖啡陪人聊聊压力也不是很大,对行家来说回报除了价格之外还有其他的,比如交个朋友。价格敏感性也没有线上那么大。所以,在行就想把远程往后放,而不是一开始就做。 在行 “开城” 的判断标准是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互联网化程度 在行定下的标准是让每个月当中至少 70%的行家接到单,而行家曝光流量就为这条运营的 “金线” 服务,算法不停去调节,流量不停去调整 在行覆盖的领域分三个范畴。第一是经验交谈,是个增量市场,目前看将来会切一部分传统的职业教育、传统的咨询、传统的培训服务的一部分。第二是专业服务,比如法律、心理、职场、婚恋咨询,是存量市场。第三部分是各类生活服务和玩法,就是在行中的 “生活休闲” 板块,比如美发、美甲、陪你逛博物馆和美术馆。其中一部分是增量,一部分是存量。这也是在行所看到的未来的市场规模,而且这个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现在在行每日订单 600 单左右,行家 8000 名左右。60%的订单是由北京产生,客单价在 400 元左右。 尽管看上去这事有交易属性,但仍然有社区和社交的成分在里面,太快的话很难建立社群文化。 魏武挥:公关上位,到底有用么? 公关业者敢不敢故意地放任一些负面的但中肯的评价去存在,而且言语还有些激进或夸张?利用大范围的负评,从而倒逼业务部门做出本质的改变? Tags : 品牌 - By ocean wu 新型的公关是什么? 坦白讲,就是让发稿变得更为容易。 公关上位,其实就是以“整合营销”之名,去统领广告部。让发稿变得容易一些。 公关业的确要变。 但变的源头,是因为一个单向传播社会变成了双向传播的社会。 企业的根本意义在于: 提供社会和大众需要的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 。 公关怎么搞双向传播? 我举一个惊心动魄的例子。这个例子说出来很简单:公关...

oceanblog 03/23/2016 (p.m.)

粉丝不是会员,微信用四年才敢承认 Tags : 商业模式 , 社会化网络 , 品牌 , 数字营销 “对商家来说,光有粉丝的关注是不够的,如何将已经积累的粉丝高效利用起来才是问题关键。只有打通会员体系,让每个粉丝成为“死忠粉”——即会员,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 粉丝和会员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有专业的定义与诠释。粉丝,特指对某个品牌感兴趣,进而产生关注的消费者行为;会员,特指获得某个企业的特殊权益,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这种权益会让你与其他普通顾客区分开。 获取粉丝容易,只要关注就行,无论你是否在门店消费,他/她更像是企业影响力模型中的关注层;获取会员,前提是需要到企业消费,而且是常客,对品牌有一定认同和信赖感,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获得一些特殊权益。 粉丝不是会员,价值很低,会员才是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群体。 利用移动支付开展“商家会员营销”业务,确实是大趋势,但是请企业认清现实,别再被所谓的“流量”蒙蔽,选择最合适的平台,获取最大的利益。 Posted from Diigo . The rest of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group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oceanblog 03/23/2016 (a.m.)

垂直细分生意的实质 为什么人们喜欢互相加微信呢,那是因为社交网络这种东西向来都是一体的,获取新关系可以垂直,维持关系链很难垂直。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平台上获取关系,却很难接受在不同的平台上维持关系,那样太麻烦了……所以最后一定是找一个最常用最稳定的平台去集中维护所有的关系。 Tags : 用户体验 , SNS , 社群 - By ocean wu 要去垂直,可以找哪些角度呢? 1、以某类目标人群。比如blued、zank、拉拉公园,打的是同性恋人群,超级课程表、tataufo打的是学生群体,大姨吗、美柚打的是年轻女性群体,辣妈帮打的是辣妈这个群体。 2、以某类主题。比如他趣、嗨音打的是情趣用品和羞羞主题,面包旅行、马蜂窝打的是旅游主题,脉脉、赤兔打的是职场主题,keep、feel打的是健身主题。 3、以某类场景。比如夜聊打的是深夜11点后,派对狗等打的是夜店场景,醒醒等打的是清晨起床。 4、以某类社交动作。比如知乎打的是问答,抬杠打的是辩论,探探、美丽约打的是约,念、冉冉、十年后打的是目标记录和习惯养成,唱吧打的是唱歌。 5、以某类情怀调性。比如片刻、火柴盒、same这样的平台,渲染的是文艺小清新的氛围和气质。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发现最常见的方法,是找到一个核心目标人群,通过一个直击该人群痛点的工具去吸引他们,再通过符合其特质的内容和社区氛围调性去粘住他们,再想办法捞钱。 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每日习惯列表”,每多放一个APP进自己的每日习惯中,也就意味着多一份记忆的压力、选择的压力、坚持的压力 获取新关系可以垂直,维持关系链很难垂直。 一旦人们已经获取了大量关系,得到新关系的新鲜刺激就会逐步转化为维持巨大关系网的压力,于是除了少数社交狂热者、一般人越到后头越懒得加人,垂直平台的关系获取优势对他们不再生效。 APP上发生的也只是人与功能的连接和互动,而不是人与人的连接和互动。 1、人群和内容相对集中封闭,容易获取,也不宜转化去微信。 这种集中封闭往往源自人们较为私密的B面,来自于关系的暂时和不可公开 ,比如同性恋平台获取的关系,或者约炮的炮友 2、人群消费能力和意愿高。这样即便转化去了微信,那么至少也有机会从他们身上先捞一笔 3、提供垂直差异化的内容体验。 比如二次元社区所提供的大量动漫影音、氛围等场景,其体验是难以被综合平台复制的。 4、提供垂直差异化的工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