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分众,百度,媒体,受众,价值,1.0-2.0

bbs,分众,百度,媒体,受众,价值,1.0-2.0的商业价值 Annotated

tags: 商业模式, web2.0, 网站架构, 营销2.0


bbs 的非广播性质来自于其1.5性质,举例,有人说为什么不把discuz.com提供服务的所有的bbs 合并起来,这并非天方夜谭,合并遇到障碍核心问题也不是仅仅来自各个bbs 有自己的商业利益以及隐私,名字空间等等细节的冲突,合并的不可能问题,其根源之一来自用户需求的门槛 — 人的精力有限,兴趣范围有限,合并后但分化不明确的BBS将造成严重的信息过载。



同时很多bbs 已经拥有了非常良好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合并后则此关系将破坏殆尽(这也是BBS 属于1.5 的一个特色)。而大型的bbs,如mop 和tianya更类似一个广播主题的电视机,网友之间互动相对很少,可以将大型bbs 归为1.4,而中小型具有网友互动和关系的,归为1.6.


IM 的确没有直接的广播价值,QQ也没有直接从这个广播上取得价值,凡是以广播方式存在的,在QQ上被用户反感的方式比比皆是,原因即在于QQ 是一个2.0 模式的连接工具,不适合广播。以广播取得价值的客户端是流氓软件,流氓软件利用的依然是1.0广播方式的商业广告模式。如不借助SP,不借助增值服务,QQ 的商业门槛将非常高


bbs 的商业价值不高,来自于广告主对其人群价值的连带认识,对于其上亚文化圈,道德批判等等内容的不认可,对于其非权威的小道消息,八卦的排斥。


有人提出,流氓软件可以广播广告,只要指定每天弹出广告数量,并进行立法,这个产业就可以正常生存,问题是2.0的互联网,任何节点都是平等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任何商家对节点都有广播的能力,最后流氓软件被禁止,也正是因为太多商家看到了这个自由度,而根本无法限制用户被骚扰的spam。


手机客户端,正如 QQ,Email 一样,是具有隐私性,独有性的的2.0信息节点,在这个"非媒体"上玩1.0 的广告广播群发,到底会遇到怎样的阻力?同样造成了分众无线怎样的创新乏力?这些2.0节点的反商业化特征,反媒体广播特征,造成传统商业价值如此的进退维谷,是2.0时代来临,给中国互联网创新带来的真正挑战。


百度贴吧是1.7?
百 度贴吧,将人群进行了关键字的细分,原则上达成了将所有bbs 合并的1.0 的梦想,同时又对原来1.5 bbs无法细分主题进行革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全站广播方式的传统媒体1.0弊病,对1.5 类型的bbs,如mop,tianya 进行了改良,但是百度贴吧最终不能构成纯粹 2.0 的网友之间的互动,多数人还是匿名,只构成主题互动,人际互动非常差,百度的IM-hi的出现,也是为了将1.7的贴吧提高到接近2.0。鉴于贴吧用关键字方式进行分化、区隔的先进方式,将其归为1.7。


面临这种百度门户1.0 带来的用户 + 关键字分割1.7 的贴吧,从商业价值上来说,1.5 的bbs 以及1.3的blog 都相形见绌。我说百度是门户仅举一个例证,其mp3频道就是门户手段,内容富集,推荐众多,搜索只不过是辅助的目录化查询。


搜索引擎百度,也不是2.0,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中国商业社会一直缺乏的,翻版欧美目录营销的一种网上查询目录,百度的搜索结果位置卖钱,百度的mp3 门户方式,无一不表明其本质是填补中国商业传统信息传播的空白 — 一种目录服务,而部分借助了开拓性的搜索引擎营销的优势。


真正的2.0 的搜索引擎,以google为范例,真正的暴露了搜索结果节点和查询节点之间的互动关系。我的理论将互联网上的内容元素,机器人,都称为和用户同等地位的节点。按照其暴露的关系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等等衡量,在搜索引擎这个领域,google做到了1.6,百度1.4,yahoo 传统的人为编辑的目录服务还只能是1.2 。

google.com ,直接的搜索结果不能商业化,只能借助adwords 在搜索结果旁边产生商业价值。好在google 的不做恶原则实际上就是反商业化,反spam的,贯彻了互联网时代对 2.0 的尊重,这才是google 活下来的真正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在中国遇到了凶悍的GFW1.0,必死无疑!


bbs 并非没有价值,而在于其人群,权威性,有效性,对人群的影响。这是广告的基本价值要求,这种价值观,同样可以推而广之:很多国内的bbs 都赚钱了,表明其找到了目标人群和商业利益的挂钩点,无论是色情还是赌博,还是汽车,还是女性论坛,无论是黑道白道方式赚钱


天涯普遍的八卦和pk,那么其价值也就将向这个方向发展,举例,陈冠希事件火爆了几个产品,其中nikon 的D80,某品牌的润滑液…… 以此推论,tianya的八卦商业价值在于其不确定的人、物、事件可能带来的传播效应。

那么这种不确定如何被商业化利用?如果你看到铜须门最后炒作的受益方是谁,可以部分理解之,如果全面分析超女的整个炒作作弊的报道,可以全面理解之!这种不确定的商业化事件,很可能带给BBS的是毁灭性的、作弊方式的公关商业模式 — 除了某些偶然性引入的话题,必然的BBS营销考量的商业利益,迫使营销方制造甚至虚假的事件来传播确定的商业利益。这为bbs 营销进行了定性 — 讨论的主题被商业利益引导并特化,这种类型的商业化可以在很多bbs 上印证,并非不可做,比如特价BBS网站,用户目的就是为了特价商品,其用户目的和论坛的商业手法并不矛盾。


分众和BBS在媒体内容和用户互动方面,正好处于两个极端,分众楼宇广告是单向广播的,并且是没有媒体内容的纯广告。而BBS上是内容丰富,互动强烈,有内容的,媒体特征更明显的媒体。本文不讨论商业价值的特定性,完全以抽象出来看,一个1.0的分众的成功并不是基于互动沟通信息的有效性,而1.5 的BBS 的商业价值偏低,不是本身广播类型价值问题,目前排除用户群等商业现状来分析,问题的核心来自用传统的1.0的媒体 - 广告方法来操作BBS,用传统的1.0的媒体价值观来衡量1.5的BBS,这种方法和评估方式从本质方向上是错误的,也导致了结果上的BBS的价值被低估。换句话说,用媒体方法来构建BBS,是1.0的思考方式,不符合2.0的产品特质,带来商业价值的误区在所难免。


1.0 - 2.0 的新定义,单个的、更简单的沟通,单个信息有效性,价值更高的,更趋于2.0;信息越类似于广播性质的,无需交互的沟通方式,这样的产品和行为越趋于1.0。

分众根本不是媒体,媒体首先提供对观众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情况下,将关联的信息作为广告附送给观众群,并以此信息进行牟利的。这一类媒体的最特例是百万格子广告网站。所谓没有媒体的广告,和流氓软件广告,百万格子广告,广告目录销售,同属于没有媒体内容的,纯粹以广告为内容的广告形式。


分众的价值来自四个主要方面:一个是通过放置位置来过滤用户,因为它不是媒体,不具备利用内容主动

选择人群的传统媒体特性,二个是通过垄断市场和广告代理来构成溢价销售要件;三是利用传统媒体从纸面转移到电子化过程带来的溢价,比如 LCD 成本降低,以及视频广告的强烈需求,等等的技术时代优势,并且,这依然需要占位,户外传媒的一个特点是占位媒体;四是中国媒体在国家政府的严格限制下,媒体极端弱化,广告主无处进行诉求,导致媒体短缺的社会原因;还有个第五点,对于分众来说,广告播放内容构成媒体内容,让无聊的人觉得有趣,这句话被江南春反复强调给客户的同时,表明,分众是没有媒体的广告,是以广告内容充作媒体内容的特殊广告形式。至此,分众的广告 — 媒体模型彻底抽象出来了。


web2.0方式的一对一的广告模式,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用户隐私进行挖掘,对用户消费、需求等商业元素进行定位,这在美国严格受限于隐私保护等法律,即使拿到了也是不可以随意商业化的。QQ也是如此,即便你知道这个人是亿万富翁,也不可以轻易定制单对单的商业模式,只能在广播类型的,每个节点提供价值相当低的情况下进行 — 比如QQ 去做sina 的工作,广播式的新闻。


而 facebook 类型的网站,正在从个人隐私的极高价值,和传统媒体广播类型单一用户提供极低价值之间做商业化考量,试图将这两个模式之间的价值和形式进行皈依式的统一。

这样的皈依过程,同时是隐藏在工具的变迁和门户化,信息的spam 和精选要求,流量的垃圾化的价值回归的需要…… 等等时代变迁内,越显得复杂,越有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商人进入淘金,也意味着,这是个营养丰富的水域,很可能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 个性化创业等等模式。


所有大家讨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矛盾:即对于互联网的2.0本质的认可度不够,以及1.0类型商业模式已经带来巨大财富,带来的商业价值观和方法论之间的矛盾。两个错位:对于媒体的1.0广播特征与互联网2.0结合的的行为错位,对传统商业价值1.0照搬照抄的标准错位。玩笑的说,可以认为,邓文迪的 2.0 方式的 搞定默多克,是最有价值的2.0 的商业模式的极端案例之一。

而bbs 八卦页面的非相关广告,是最没有价值的流量广告生意之一,这种情况下的 bbs 完全不是2.0 的代表,只不过是传统广播1.0 模式下spam 的最佳体现。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印象管理行为

场景分析——一个产品经理的营销课

ocean's Diigo 06/2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