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amed 08/03/2011 (p.m.)

  • 在一個競爭的市場,每個品牌都想要滿足消費者需求,甚至是創造消費者的需求,以取得競爭上的優勢。

    Tags: 商业模式, 用户体验

    • 曾幾何時,金卡、甚至是白金卡的申辦資格愈放愈寬,擁有一張金卡已經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取而代之的像是白金卡,甚至是御璽卡,都取代了金卡過去的地位。
    • 造成金卡消失的原因,跟台灣人「愛面子」的需求有關係,而銀行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不斷「開發」出有面子的卡片,所以白金卡、御璽卡、鈦金卡甚至是世界卡、無限卡等新卡片不斷出現,但這種狀況真的是消費者要的嗎?
    • 在一個競爭的市場,每個品牌都想要滿足消費者需求,甚至是創造消費者的需求,以取得競爭上的優勢。在這種思維下,信用卡發卡銀行對於申請條件的訂定,就開始放寬,想要用更容易升等的方式,爭取客戶的申辦。但條件放寬的結果,就變成消費者都要「升到最高級」,結果就是金卡沒人要,高端的卡拼命加碼,對銀行的競爭來說,不但未必有利(消費者看到那家銀行升等容易或優惠多就往那邊走),資源競爭的結果,更導致信用卡市場的不健全發展。
    • 企業競爭想要差異化,但差異化競爭的結果導致市場的異常,不但消耗行銷資源,也導致消費者的觀念產生質變。事實上,差異要符合需求才有意義,消費者對信用卡的需求,並不只是卡色上的差異,而是卡片代表的意義。
  • 社群網站創造出的影響力,到目前依然深深影響消費者生活,甚至購物行為。如果從美國的社群媒體發展來看,未來有哪10大趨勢,值得借鏡?

    Tags: 社会化网络, 商业模式

    • 1. 品牌擔任資訊管理者

      數位平台的出現,讓品牌能夠取代記者的角色,成為資訊來源的提供者。
    • 利用社群媒體創造、編輯並散播任何文字、影片和照片等資訊內容,成為資訊的創造及管理者。
    • 接手傳統媒體的工作。藉由網路平台整合管理,不僅能將資訊去蕪存菁,也能解決資訊過多的問題,對於以B2B和銷售服務為主的企業而言,透過議題設定,更能有效傳遞與呈現其品牌獨特優勢。
    • 2. 新聞業者的新角色
    • 藉著網路上個人影響力不斷提升,記者的職責已不再只是發佈新聞,越來越多的新聞在社群網站上隨時被發佈,記者的角色因而轉變成去分析與證實這些在網路上的新聞,並作相關後續報導。
    • 3. 全世界遊戲化現象

      運用遊戲提高消費者的參與行為,像是以提供行動通訊為主的社群在地性遊戲平台的SCVNGR,和許多時下流行的APP遊戲,都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日常活動。而像是打卡累積送優惠等利用行動網路的手機遊戲,更因為提供誘因,鼓勵激發消費者的行為改變。
    • 6.消費者服務社群化

      回應處理消費者需求,已不再侷限於行銷人員的職責,Best Buy──美國知名電子產品零售店就利用「Twelp Force」的互動活動,藉由群組的力量,讓消費者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 3. 全世界遊戲化現象

      運用遊戲提高消費者的參與行為,像是以提供行動通訊為主的社群在地性遊戲平台的SCVNGR,和許多時下流行的APP遊戲,都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日常活動。而像是打卡累積送優惠等利用行動網路的手機遊戲,更因為提供誘因,鼓勵激發消費者的行為改變。
    • 4. 負面聲量擴散
    • 傾聽消費者聲音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 5. 即時性的競爭者智慧

      在社群媒體上隨時都會有與品牌本身以及競爭者相關的討論,能夠及時掌握相關訊息變得相當重要,搜尋的範圍也不再僅限於關鍵字,而必須能夠藉由掌握討論內容瞭解未來市場動向
    • 3. 全世界遊戲化現象

      運用遊戲提高消費者的參與行為,像是以提供行動通訊為主的社群在地性遊戲平台的SCVNGR,和許多時下流行的APP遊戲,都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日常活動。而像是打卡累積送優惠等利用行動網路的手機遊戲,更因為提供誘因,鼓勵激發消費者的行為改變。
    • 7. 富警覺性的消費行為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會將該企業的商業經營形象列入考量
    • 社群媒體,更是具備協助消費者監測的能力,讓企業的商業道德行為透明化。
    • 8. 集體創作出的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運用群眾的力量為其策劃企業社會責任方式,讓企業社會責任除了捐款外產生了更多可能性。百事可樂在一年前,讓群眾決定如何運用其超級盃廣告的資金於社會公益,藉此品牌不僅能夠瞭解其消費者在意的事件,並賦予其落實社會福利的能力,建立與消費者的互動及互信關係。
    • 9. 渴望簡單化

      當消費者接收過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時,簡單、客製化的產品將獲得青睞
    • 10. 資料視覺形象化

      現今科技讓資料能及時性的以視覺方式呈現,因而突顯出主要調查結果,影響民眾對某些相關議題的接受度,及吸引大眾的注意,藉由視覺形象的方式呈現,讓資料在網路上能夠被輕易、快速地被分享與接受。

Posted from Diigo. The rest of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group favorite links are here.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印象管理行为

场景分析——一个产品经理的营销课

ocean's Diigo 06/2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