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帖”和“回帖”谈社区的改进

从“发帖”和“回帖”谈社区的改进 Annotated

我们先从社区的“发帖”这个环节开始谈,想必我们大家都在bbs上发过帖,那么从目前的发帖功能看,有那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呢?
  • 有默认的话题标签。比如一个社区版面,就可以设置“本地快讯” “跳蚤市场” “房屋租售” “便民服务” “业主之家”等话题标签,这里做的好处就是能对用户的主帖进行一个很好的归类,方便挖掘新的信息,也方便其他用户查询。

  • 书写正文时,有自动保存功能。想必很多使用过bbs的用户都遇到过,好不容易写了一篇长贴,结果由于网络不稳定,提交失败,然后还不能后退恢复。这岂不是很郁闷?所以说如果发帖时,能借鉴Gmail的自动保存功能,将用户的文章保存在“个人文集”里,那么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 话题模板,很明显,凭空创造内容比编辑相关内容困难得多,并且实际上社区内一个版面上,很多话题都是非常相似的,如果能提供一些典型话题的模板,让用户编辑已有的模板来发表话题,用户会更轻松。大多数用户都有一种“惰性”,宁愿将原有模板内容具体化而不愿亲自去创造。

  • 用户发表主题后能自动产生更多相关主题。最好的效果就是让用户发帖后,不需再作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更多与其发表文章相关的帖子。比如说用户发表了“一个求购二手电脑的主题”,那么与“二手电脑”相关的主题就会列出来,毋庸置疑,这些内容对用户非常有用。如果社区可以使用户发表每个主题后,都自动产生出可相关的内容,将会产生更多潜在的价值。

  • 给予发贴者的奖励。其实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有具体的执行办法。但在这里我把它提出来的原因,是想强调在奖励的时候,应该给“懒惰”用户更多的奖励,也就是说相比那“1%”的活跃分子,对9%甚至90%的用户的贡献应该更大方一些。同要等级的奖励,对不活跃用户的鼓励将比活跃用户大得多。
其次我们来讲讲回帖,其实回帖更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 把“强制回帖”的功能延后,用户点击进入帖子后,然后离开主题的时候,然后“强制”让用户评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让用户的回复在了解主题内容的基础上,评论将更真实,降低敷衍的“态度”。另外,也避免了某些用户把毫无价值的内容设为主题隐藏,影响正常的用户交流。

  • 让回贴变为“评价”和“文字回复”两部分,对于那90%的用户,尽管把回复变为看贴后回复,但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惰性”,就要想办法让回帖变得容易,让更多的人能乐于完成这个环节,比如通过让用户点击星星的数量来为主贴评级,这比让用户打字更加便捷。而对于愿意提出自己观点的用户,同样可以通过文字发表。

  • 对回复者的奖励措施。对于有价值的回复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个价值的回帖很多时候比发一个主帖更有价值,并且能让讨论和互动更加深入下去,给予回帖用户适当的奖励可以刺激更多属于90%的用户能参与进来,其实这也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百度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既然以facebook为代表SNS模式在中国短时间见不到成效,那能不能把我们“擅长”的社区做得更有价值一点呢,最起码让它不是目前虚假的繁荣。这或许是接下来可以好好思考的问题。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印象管理行为

场景分析——一个产品经理的营销课

ocean's Diigo 06/2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