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0的博文

中国互联网不缺乏创新

在中国创新,要满足实用主义的需求。要让自己的眼光利益化,才能获得青睐,你才能有可能被赋予操作产品方向的权力。这有可能是个杯具,但要看我们能否操控这种平衡了。 中国互联网总被诟病为缺乏创新。中国的很多成功公司做的事情都可以在美国找到鼻祖。但我觉得大家是误解了中国的创业者了。 互联网的新技术1夜可以传到中国,商业模式1周就足够拷贝,但是最难拷贝的是用户的成熟度(参见: 中国的互联网现状究竟相当于美国的哪一年? )。成功的企业不是技术或者模式的成功,而是迎合了用户需求而成功。如果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总比美国慢上几年,我们如果做美国的创业者还没有做过的事情,在中国的用户基数上如何成功?符合用户需求的主流应用,因为中美互联网的时间差,一定是"跟随"的。 对于类似的需求,解决方案也会很类似。纵观互联网历史,各个市场大都经历了从网址站,到邮件,到门户,到娱乐,到搜索,到社交等过程。如果一个市场比另外一个市场晚了半拍,主流应用也会晚半拍。这就像小芳同学先拿到考卷,看到题目是1+1,就答了2;小明拿到考卷晚了,看到的也是1+1这道题,小明同样写了2。小明是后给出答案的,无论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瞄了一眼小芳的,我们都说小明是抄袭的。这对小明同学不公平。

传统风投模式被指已经崩溃:不断削减资金总量

图片
"他们意识到科技行业投资形势的变化,并将不再单纯进行投资和管理业务。我们将密切关注该企业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寻找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他们的策略是,为企业提供相对小规模的资金,但同时关注其业务与发展,最终为各方创造收益。我们为企业提供主页设计、产品策划、寻找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新兴企业提供专业的支持。" -------------------------------------------------- 这让我想到的: · 务实、深度投入的服务方式,中立性介入方式,以前的资本服务的将变革。 · 也许增加了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机会。如数据分析、舆情检测,甚至第三方的市场(用户)调查机构。 · '孵化器' · '创业' '成功' 越来越重视于综合机会。就象现代战争,电子战、信息战…将有机会成为战局主导,这就是企业的软实力。     ocean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传统风投模式被指已经崩溃:不断削减资金总量 于 10-6-21 通过 喷嚏网----阅读、发现和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作者:agilebus 北京时间6月21日早间消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上周五天使投资人克里斯·萨卡(Chris Sacca)宣布其投资公司Lowercase Capital正式进入运营,而公司的信条则是:风险投资已经崩溃。   萨卡在声明中写道,10年之前建立一家科技企业需要超过1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购置软硬件、办公室以及网络和媒体支出。然而,如今构建一个互联网服务企业变...

可口可乐PK康师傅、统一在茶饮料市场屡败的原因

产品诉求方面:在茶饮料市场上, 康师傅有"绿色好心情",统一有"亲近自然",但"茶研工坊""原叶"并无此类情感诉求 ;代言人选择又是以大牌价格为标准,靠的是明星的人气,却不把产品诉求及产品文化内涵关联。 视觉诉求方面:成龙父子的"星相"与纯茶饮料产品定义相差太远,文化的厚重感和茶道的境界无法有机统一,广告内容不知所云,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快速认同。 不像优雅的董洁与清新的茉莉清茶 ,个人形象与气质和茉莉清茶的感觉和谐统一,茉莉清新的感觉通过精美画面和人物的形象有机融合, 给人以茶的清新提神的功效,产品、人物、功效和谐自然,让人过目难忘,有望梅止渴的冲动 ,达到了茶饮料产品推广后引起消费者高度认同,购买欲望被立刻牵引。 产品定位:茶饮料在市场上出现这么多年,许多人还不知道,自己喝下去的只是由茶粉和香精兑制出来的茶味饮料,这与真正的茶饮料相距甚远,完全不能归类为茶饮料。而且,茶饮料对健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茶多酚上,用纯茶泡制出来的茶饮料里茶多酚的含量要高于茶粉兑制的茶饮料。 人们所追求的天然、健康、快捷、方便饮食潮流的今天,低热量、低糖这一特点成为消费者们的首选,纯茶本身的魅力令人难以抗拒。可口可乐推出的"原叶"茶概念就是想包装成真正的纯茶饮料,但是以假乱真、偷换概念与中国茶饮料市场需求越来越远 ,欺骗消费者的结局就死自杀。 再加之"原叶"茶广告邀请成龙父子一对打星加盟,不知是要表现茶道中的哪出武戏,炎炎烈日,消暑生津的中国茶叶种类各具特色,"原叶"茶,却混为一谈,不分彼此,诉求点无法清晰表述,根本是中国茶道文化的文盲,宛如盲人摸象,怎么可能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吊起 从另一角度看。 在中国消费者的头脑里,茶是有品类的,有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等。2001年,可口可乐别出心裁地向中国市场引进了一款日本蜂蜜茶饮料,叫做"岚风"。蜂蜜茶是个什么东西,在中国消费者看来,它不是个正经"茶",是个边缘品类。 后来的"清本"、"清妍"茶也是犯了品类错误。王老吉的成功让可口可乐看到了草本饮料的前景,于是,融合草本饮料和茶饮料特征的"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