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络媒体形式?问答模式的商业探讨


http://privacyrock.info/index.php?q=uggc%3A%2F%2Fyvatuhpbat.oybtfcbg.pbz%2F2008%2F03%2Foybt-cbfg_17.ugzy
  • 首先的不同就是Topic,也就是话题的选择之不同。
    • 新 闻门户自然分门别类,样样俱全,但是财经就是财经,体育就是体育,每一类的topic相对固定。 BBS也基本是这样,比如软件BBS,或者考研BBS,也就是说是只面向一部分用户,但是不同的是BBS的内容由用户自大产生,不像门户那样需要专门的编 辑。BLOG的topic就相对散漫一些,用户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谈爱情,也可以谈软件,甚至国事等等。至于Q&A,可以说是固定和不固定的 综合体,固定是因为它同样需要分门别类,不固定是因为你可以随意的找到你需要的门类。 - post by oceanic
  • 第二个不同就是内容的产生方式
    • 新闻门户的编辑模式被称为过时了的web1.0,但是它也以权威性以及可靠性取胜于其他模式,遗憾的是现在的新闻门户更像 是街头的小报,乱七八糟什么都有。BBS、BLOG以及Q&A则内容完全由用户产生,后两者更是挂上了web2.0的美名 - post by oceanic
  • 第三个不同就是观念上的差异。
    • 对 新闻门户来说,我更关心的是内容,这是一种传统媒体的思想,像杂志、报纸等等,需要花大功夫做好内容来吸引读者,而不是去 想什么和用户的交互。BBS的内容虽然由用户产生,但是却没有被好好的利用,比如你需要的东西可能在N年以前就有人讨论,但是现在找到发现不太容易。 BLOG则更关注是谁在写,这是换了一个角度的。比如你想去订阅一个blog,关注内容是一个方面,但是大多情况可能是由于对作者的了解。至于 Q&A可以说是一种面向服务的观念。个人觉得更像是BBS的升级版,可以简单的看作是由好多个BBS组成,每个BBS就是一个板块,只不过 Q&A的BBS板块属于那种少废话模式,也就是说针对性更强,而且你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搜索引擎技术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 post by oceanic
  • Q&A模式之所以有市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 1। 上网用户的激增,让每个人都有中分享的冲动,让每个人都有中在网上声名显赫的欲望。可能是现实生活实在是太残酷,在虚拟世界里兴许会好受点吧,这也是很多 人去玩网络游戏去征途当女王的原因了。这样一来就需要给网民一个宣泄的土壤,blog是一块,但是相对独立,和别人的交互性不强。Q&A呢,则秉 承web2।0分享的理念,而且事后还能赚来"太谢谢了"以及积分、级别的上升,多好啊。2। 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这个上面提到过,当然,我们上网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因此baidu、google才能够这样的火爆。但是我们同时 也发现,baidu也好,google也罢,一搜就看到很多垃圾。这个时候我们不禁想起了传说中的百科全书。对,Q&A就是这样的百科全书。你也 许会说这岂不是和wiki很像,我之所以在上面没有提wiki,是觉得这种模式在国内发展起来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因为中国人是一种很善于破坏的动物,呵 呵,个人看法。我是觉得,wiki是建立在"

    • 我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我想分享"的基础上的,而Q&A则是"我不知道什么什么,所以我想知道"。后者的优势也很明显。

    • 3। 从上表也可以看到,互联网媒体从面向内容,发展到关注用户,注重用户体验,再到关注服务,我觉得这才是走到正道上来了。互联网终究是个工具,所以它的最终 目的还是要为用户服务,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切实来解决一个问题的Q&A模式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
再引用一个文字写手的文字,仅记录.
http://www.wangxiaofeng.net/?p=२०१३

媒体上很流行的“Q&A”,一般时尚、休闲类杂志都喜欢开设这个栏目,甚至有很多人写这个写出了名,台湾就有一批这样的作家,靠答疑解惑出名

为什么会有“Q&A”?做媒体的人都知道,这个栏目没什么门槛,操作起来容易,很容易吸引读者,只要你找到一个人生指导老师负责这个栏目,就算成功了。另外,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中总想抓救命稻草一样以短平快的方式知道答案,于是供需关系就这样形成了。

提问者其实并不想得到最佳答案,而是希望得到一种善意的建议,他也未必会按照答案规划人生(傻子才会言听计从),仅仅是看到有人回答问题后感到一丝满足而已。但对于回答者来说,如果你真的很认真回答,那就相当失败,你必须用最尖刻恶毒并且散发着人生智慧火花的文字来对付这些迷路者,这种问答的真正意义是问答者之外的人——众多读者的反应。万峰老师之所以走红,不是他挽救了多少走近伊甸园里的迷失者,而是他像一个厨师一样用锋利的菜刀削去莴笋的皮过程中给众多听众带来的快感,他是一个八级修理工,砍瓜切菜中树立了他人格魅力,这也是Q&A的魅力。当然,更多人像连岳和洪晃老师一样,用一种涵养把一种含氧的成分传达给提问者,柔里带钢,绵里藏针。一个好的A,应该是个出色的修理工。Q&A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逗你玩。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印象管理行为

场景分析——一个产品经理的营销课

ocean's Diigo 06/2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