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iOS App体验设计 于 11-10-11 通过 东西 作者:36氪 编者按:本文来自成都 彩程设计 的CTO肖轶翔「 @yxshawn 」,关注「iOS,人机交互,UED,音乐人,多媒体,哲学,科幻,电子,迷幻」。他在文中对iOS 应用和普通网站设计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iOS APP体验设计不像互联网的体验设计那样,有一堆的方法论和可以"借鉴"的案例。 目前除了苹果的<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和前Palm的<Zen of Palm>外,没有找到更好的设计哲学和方法论。 事实上,即便认真地研读了HIG和Zen of Palm,甚至是Oolon Colluphid的哲学巨作你也无法严格按照Guideline设计出一款出色的APP。其原因,我得从程序猿和设计湿说起。 程序猿 vs 设计湿 最被思想处于上世纪初的人理解的软件设计开发是由 1. 美工 2. 程序员 3. 项目经理 构成。我这里讲的设计湿不是美工!这是前提。因为美工只关心好不好看,他们几乎不关心(或者不懂)产品的易用性。 如何鉴别程序员和设计师呢? 你无法用会不会写代码来区分他们(毕竟很多设计师是会写编程的,例如彩程设计的设计师们,反之亦然),但是你却可以用通过他们平时思考方式来区分他们。 程序员: " 哇!这个功能好!我们能不能在我们的APP中加上呀? " 这种场景常发生在他们看到了一个很 "COOL" 很 "绚丽"的APP后常发出的感叹(或者心里的感叹)。 设计师答:" 我们凭什么要加这个功能呢? " 程序员更倾向于关注功能本身,希望把所有好的东西都加到自己的作品中。例如,好的设计模式,高效的算法,看似绚丽的特效。一般程序员的作品有两类,第一类是功能比北京的车子还要多,你需要一本牛津字典一样厚的说明书才能搞懂如何使用。另一类有十分绚丽的特效,界面飞来飞去,一走神就以为自己在耍杂技了。 设计师更倾向于关注产品整体,他们通常都有产品的功能洁癖。他们通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