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时报 科技]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谈中国网络消费趋势
中国网民每天上网时间接近三个小时,超过美国,与日本相当。如果跨国公司认为中国人都是坐在家里看电视,然后根据这种想法来配置营销成本,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消费者现在都是先在网上做了大量研究,然后才去购买。这意味着其他媒介形式相对不重要,零售商店的作用也相对不重要。一流的公司现在都在关注最重要的博客写手是哪些、社交网对中国消费行为有着何种影响这样的话题。 当一位北京用户在淘宝上购买相机时,她一定要选择北京的商户,以防出现售后问题,它们需要考虑应该开发哪种形式的网上渠道。或许,它们会希望针对特定城市和地区开发微型网站。 跨国公司很有可能对它们在中国的分销渠道失去控制。淘宝商户在做它们的批发商或分销商的同时,也很有可能在淘宝上面经营副业,从而打乱一家公司在现实世界中确立的定价模式。 ocean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中国实时报 科技]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谈中国网络消费趋势 于 10-5-13 通过 《华尔街日报》新闻聚合 波 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发布一份报告,探讨数字科技在中国的影响。报告考察了中国互联网的快速成长,及其使用方式同其它主要市场的区别。报告的各种发现包括:中国网民的在线时长已经超过美国网民,他们比其它国家的用户更加偏向于娱乐与交流(点击查看报告英文 全文 )。我们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代表处资深合伙人、报告第一作者麦维德(David Michael)进行了交流,请他就中国数字消费的趋势发表更多见解。 你在报告中提到,很多消费类跨国公司一直在依据它们"对中国消费者媒介与购物行为的过时想象"而运营。在这方面,你曾看到人们存在哪些关键的误区,能否举例...